我自己有个方法论,“目标,工具与方法,原则与底线”,就是凡事先思考目标。我现在觉得,认知就是目标,目标也是认知。有什么样的认知,就会确定什么样的目标,进而会寻找相应的方法和工具来实现目标。
这个方法论与刘澜老师的三环学习模型很像。刘老师说,我们的行动会带来结果,因此,我们可以对结果进行三种学习(反思):第一种叫单环学习,是在行动层面反思,反思如何改变行动;第二种叫双环学习,是在目标层面反思,反思如何改变目标;第三种叫三环学习:在心智模式层面反思,反思如何改变心智模式。
这个模型正向的表达是,心智模式(认知)决定目标,目标决定行动或方法,行动方法决定结果。反思则是反向的,从结果到行动(方法),再到目标,再到心智模式。这个模型也说明了,“认知就是目标,目标也是认知”。
最大的认知,是对自己的认知,也就是你要做什么样的人?(如,要做个善良的人,还是非善之人;要做个单纯的人,还是复杂的人;要做个寿命长的人,还是无所谓等等),你的人生目标是什么?(科学家、企业家还是打工人等等),这些决定了怎么认识这个世界,怎么去实现你的目标。
认知自己应该是人的本能。宁高宁先生新作《三生万物》的自序“三轮明月”,写的就是他三次应明月的启发,对自己人生的三次思考。
第二大的认知,是对人的认知。《永恒的活火》第一部分的题目是:人的价值最大化,这部分有六个章节,题目依次为:做企业就是研究人性、世界上没有不重要的人、让真正的基层员工睁开眼睛、人不可以被静态的评价、谁能够创造知识,谁就进入平台来、每个人都是创业者的企业才能够存在。
正是基于这样对人的认知,张瑞敏先生才带毅然决然领海尔走向了“人单合一”的变革之路。
有人说,我没有目标,过一天算一天。没有目标其实也是目标,过一天算一天,就是目标。目标无论说与不说,想与不想,都在那里。就像企业的愿景、文化、价值观,很多中小企业的老大不乐意琢磨。但这都是掩耳盗铃,无论说与不说,想与不想,愿景、文化、价值观也都在那里。
关于怎么确定人生目标,我认为最为合理的方法,是万维钢老师讲《内部掌控,外部影响》这本书时分享的逻辑。
他说,什么是目的呢?我们必须先考察两个概念,一个是目标(goals),一个是价值观(values)。
目标,是你想做成的某一件具体事情。比如我想要考上大学、想在年底前升职为经理,这些都是目标。目标有明确的“已完成”和“未完成”两个状态。
目标能激励你行动,让你充满野心和干劲,所以目标是人生必不可少的。但目标有个大问题:它也是我们痛苦的根源。如果一个目标总是实现不了,你会感到绝望;但如果目标真的实现了,你的快乐并不会持续很久。你会感到无聊,然后寻找下一个目标。就像罗伯特·赖特的《为什么佛学是真的》所说的,所谓“苦”就是追逐目标的人永远都不会真正感到满足。
为了人生有长久的意思,你还需要价值观。价值观就是你认为什么东西好、什么东西不好,什么值得付出、什么不值得。价值观很宽泛,代表大致的方向,并不具体。比如你的价值观是崇尚现代化,你热情地赞美科技和社会的进步,你就算自己不做什么、每天看看新闻也会觉得很有意思。
但如果只有价值观,没有目标,那也不好。因为你会很松懈,缺乏野心。你固然可以每天静看花开花落欣赏世间的美好,但你不会取得任何成就。
合理的人生应该既有价值观又有目标。瓦德瓦(《内部掌控,外部影响》的作者)的洞见在于,理想人生的所有目标,最好都是从你的价值观中提取出来的。你的价值观会有很多个取向,你最好专注于一个方向用力。设定并且完成一个个从这一项价值观中提取出来的目标,就是你的目的。用一个公式概括,就是:目的 = 价值观 × (目标1 + 目标2 + 目标3 + …)。
目的是一个以价值观为导向的目标系统。比如你有一个价值观是“崇尚科技”,那么你可以设定的一个目的就是“用科技推动世界进步”。为了这个目的你可以设定一系列具体的目标,比如“设计一个新产品”、“参与一项研发并取得专利”、“帮朋友解决一个技术难题”等等。
这个系统最大的好处就是目的既不可能完全实现,又可以随时实现。你能说你什么时候完成了“用科技推动世界进步”吗?当然不能,你得为此奋斗终生。可是你每天完成的每一个小目标都是在为了这个目的而努力。这样你就避免了佛学说的那个不满足之苦。
有了目的,你根据可利用的资源和自身的能力,选择一个个符合价值观的目标作为奋斗的里程碑,这样每次都能前进一点,永不停止。
目的系统的另一个好处是你可以随时调整其中的目标。特别在今天这个时代,外部条件总在变化,很多事情是你不可控的。你想要成为一个科学家,可是考研失败了。但你的价值观是热爱科学,你的目的是探索世界,这都不需要因为没考上研而改变。也许你可以把其中“当科学家”这个小目标改为“当科学记者”。
有了目的,目标既可以扩大,也可以缩小,也可以横向移动,你的人生意义就保住了。
所以,在任何事情都要想想目标,目标想清楚了,后面的一切就都可能是清楚的。